冬季卧室湿度多少合适?

容梅凤容梅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还跟朋友讨论来着,冬天太干了,屋里屋外都是干巴巴的,皮肤痒、鼻孔里干的都结痂了;可是夏天室内开空调制冷,又担心空气太过湿润生虫发霉… 正好看到了这个问题,先来简单说说湿度的标准问题。 室内相对湿度,即房间中固体表面(如墙面、地面)上的水分总量与空气中水分总含量的比值,正常情况应该是45%-65%之间。 这个数据是平均值,也就是说,除了这个范围,也是正常的。所以不必因为低于这个数值而拼命浇花洒水增湿,高于这个数值而着急忙活去除湿。

那为什么要关注这个数值呢? 因为人的体质不同,对干燥或潮湿的反应会有差异。以皮肤为例,正常人处于温热、微干环境状态下最能保持皮肤弹性,过于潮湿的皮肤会发炎甚至长出湿疹;而油性皮肤在较热的天气中,也不宜长期处在温度过低或除湿的环境里,这样会影响油脂的正常分泌。

所以,保持合理的室温及湿度是很有必要的,过干的房间可以通过加湿器增加湿度,但是一定要注意,加湿器里的水温不能太高,否则容易烧伤。 再来说说地暖问题。由于水暖是通过热水循环供热,因此地面及周边物体表面温度上升是比较缓慢的,对于房间整体温度提升也是有时间差的。另外,地暖产生的热量是由下而上传递的,头脚温差较大,如果人体抵抗力较弱,头部血液循环快于脚部,很容易感觉头晕脑胀。

有地暖的屋子最好不要长时间紧闭门窗,最好能定时开窗通风,当然通风最佳的时间是上午9~11点或者下午2~4点,这两个时间段气温较高,空气流通不会觉得冷。 如果需要使用加湿器,也记得每天换水,清洗滤网,避免细菌病毒通过湿气进入屋内。

郭予谦郭予谦优质答主

人体在冬季的舒适湿度应该在30%——60%之间,通常最佳的居住湿度应该维持在40%左右。在冬季人们都有用煤、电等方式取暖,长时间的呆在暖气房中很容易上火,而暖气房也是非常干燥的地方。干燥的空气再加上人体在这样的环境中有较大的汗液蒸发,所以会觉得口干舌燥,皮肤也会变的异常干燥。

一般情况下,冬季的白天和夜晚的湿度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冬季有暖气的房间中,白天的气温一般在20摄氏度到26摄氏度之间,而湿度会低于40%。在夜晚,当人们熟睡后,人体的体温下降,新陈代谢变慢人体的排汗和排尿功能明显减弱,所以在夜间人体蒸发的水分大大减少,而夜间低温也会使水分凝结在室内,所以在没有暖气的房间中,夜间湿度一般能达到70%——80%。

在拥有暖气的房间中,由于温度较高,加之没有可以供给室内水分的来源,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夜间湿度会变的更低,甚至低于白天,达到30%——40%左右。所以说我们在使用暖气或者其他加热器提高冬季室内温度的同时,要注意增加室内水分,可以用加湿器、在暖气上放一盒水等方法向室内散发水分,保持室内较高的湿度。这样我们在冬季也能得到一个适宜的空气环境,减少各种疾病的病发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