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都有什么岗位?

乔清桂乔清桂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关于做饭,有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知识,那就是——做饭也有“分工”。

有人可能嗤之以鼻:“切菜、做菜、煮菜,这不废话吗?”可事实是,在这“三步曲”中,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程序,并且按照各人的特长,分工越来越明细。

“削土豆、切白菜等粗活,一般都是主妇干。”杭州紫艺烹调高级技师徐元洪说,他们一般分5个工种:厨师、帮工、打荷(在烹饪过程中辅助厨师)、切配、司务。

而这一行当,自古以来就有的“烧火”,如今已基本失传。其实“烧火”最锻炼厨艺,因为一餐中煮什么料、放些什么作料,全由“烧火”的人掌控。尤其是焖烧菜时,“烧火”的人要根据菜的变化,调节火力大小。

“以前的烧火,都是用柴火烧。”徐元洪说,柴火烧,容易“坐锅”(泛起很多烟沫);而且不同档次的柴,结果不一样。有些人喜欢用茅草,柴火末沾在锅壁上,要抹不少菜油才能清除干净,影响到菜的味道。还有人喜欢用树枝,树枝杂质多,容易乱窜,有时候还会吹灭火焰。

他记得小时候,柴火灶上火很旺,要把茄子倒入烧红的灶膛里,听得一声大叫:“唉呦!”茄子烧焦了,胳膊烫掉了一块皮。

厨房都划分在房屋的后室,称之“厨”或“灶”。唐代分前堂与后寮,宋代前后各有三厅一厢。明、清两代有“座床”、“炉灶”之类,并有专门管家负责烹调。

到了近代,烹调工艺、饮食特色较多。如宁波人爱吃蟹,就有“蟹炒年糕”、“蟹煮面”等;绍兴人好黄酒,有黄酒炖鸡、煎茶加酒等;温州人识海鲜,“鱼生火煨”、“炒螺酱”等;上海人讲究调味,糖醋虾、糖醋排骨;南京人爱“汤包”;镇江人好肴肉;常州人挑剔食材,“没有新鲜百合,不吃炖肉”;苏州人追求“新鲜出锅”,喝羊肉汤一定要“大烫”;杭州人习惯“煨汤”,“无汤不成餐”;台州人爱吃“鱼煎蛋”,民间有“鸡蛋煎鱼汤,鱼肉都化了”的说法;闽南人爱吃“酸菜”;徽商人嗜狗肉;赣州人爱吃“烤鸭子”……

这些各异的食俗,都保留在后人记忆里,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