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别墅没人住?

龚曙红龚曙红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我可以说我的经历吗? 1、我家是200平左右的别墅,在小镇上,买的时候36万,装修花了35万左右,买了以后一直空着,因为我在外地上学,爸妈在外面打工,奶奶和妹妹住在里面。后来奶奶去世,房子就彻底空闲了。

2、2014年,我毕业后回到那个小镇定居,当时房子空置了几年,墙皮脱落,院里长满青草,我找工人打扫了一遍,重新粉刷、装修,花费15万左右,布置成现在这样(如图)。

3、从装修好开始,一直空闲着,只有春节和国庆节假期我会回去,2018年春节后,我把妈妈接过来一起生活,她帮着我看店(自家开的服装超市)。

4、平时店里和我一起住,妈妈白天帮忙卖货,晚上回家给我做饭。

5、2019年底,妈妈生病住院,我忙着照顾妈妈,家里只剩下爸爸和妹妹,爸爸每天给我们送饭,妹妹每天上网课。

6、2020年初,妈妈病故,我料理完妈妈的后事,继续回到这座城市工作。

7、今年,我把自己买的商品房卖掉,在距离老家不远的地方又全款买了套新房,顺便在老家小镇上也买了一套二手小户型,用于自己回来时的居住。

8、新买的老家别墅,我找木工做了一些家具,装修了一下,焕然一新。

9、然后我就把店铺转租给别人,带着新的营业执照,搬回老家别墅住了! 哈哈,你们可能不知道,我自己就是一个建材市场~我是卖瓷砖的~

公冶梓瑶公冶梓瑶优质答主

近年来,随着农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自建房规模和水平逐渐提升,许多地方农民自建房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建筑风格,成为农村新的住宅区。而这些“高大上”的农民自建房,有些出现了“有新房、少新家”现象,成为“空心房”。

“空心房”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从客观上看,主要是农民家庭人口少,完全有能力自建房,而居住人不多,新建房屋后老宅不愿拆除。从主观上看,农民选择在新房附近建房,而不是搬到中心村庄去建房,还是想延续老宅子的人情网络和乡土人缘关系,老房子有人照顾打理,拆了不划算。

“空心房”现象带来诸多问题。首先是土地浪费。新宅子建了,老宅子还在那里“晒太阳”,且无人管理,风吹雨打日晒,房子日渐破败。其次是治安隐患。“空心房”长期无人居住,成为部分闲杂人员的落脚点,藏污纳垢。再者是影响村容村貌和邻里和谐。宅子建新不拆旧,新房建这里、旧房建那里,新建房的邻居会因此受到影响,有的邻里为此产生矛盾。

“空心房”现象亟需重视。首先要引导农民建房到中心村,这样有利于农民就近就业,还能节约用地及集中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引导农民建房与旧房拆除相结合,并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其次,把“空心房”整合出来土地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第三,探索“空心房”有偿退出和宅基地自愿有偿流转办法。如安徽巢湖中庙街道就出台了《“空心房”有偿退出实施意见(试行)》,村民可以将“空心房”的建设用地退出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宅基地分配或其它非农建设,经审查批准纳入村庄整治和土地整理,所得土地收益按一定比例补偿给“空心房”退出农户。

同时,对一些有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价值的“空心房”建筑,要认真做好保护和维修工作,切实把古民居保护利用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