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通道留多宽?
这个我有权回答! 首先,我们盖这栋别墅的时候,在结构设计时,就考虑了交通空间的宽度。因为交通空间涉及到上下水、暖气、通风、电气管线等敷设,若深度不够,后期施工起来就特别麻烦。所以,我们在结构设计和施工时,保证交通空间的宽度是足以让人可以顺利穿行并留出一定余地的。 但问题是怎么保证进深足够呢?这就需要我们和土木工程师认真探讨计算了。毕竟,如果为了达到足够的进深而增加不必要的承重墙,那是得不偿失的。最终我们确定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龙骨隔墙的方案来满足要求。
但您提到的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含糊。因为别墅的“过道”有无数种,它可以是指上图中左侧的“生活区域与厨房之间的过道”,也可以指右侧的“客厅与卫生间之间的过道”,当然还可以指“卧室与书房之间的过道”……因为不同的过道的功能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我认为,题主可能更想知道的是如何打造一个便捷舒适的室内动线(人流路线)。那就得从人的行为学入手研究分析了。
作为建筑师,我们往往会通过以下5个问题来考量一个建筑设计是否合理:
1.这个建筑是不是适合这个场所? 2.这个建筑是不是容易让使用者感到迷惑? 3.这个建筑有没有提供足够的交流机会? 4.这个建筑有没有留下足够的私密空间? 5.这个建筑能不能让所有人(包括行动不便的人)得到舒适的环境? 通过以上5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就能判断出这个建筑的室内动线是否是高效合理的。
就拿你的问题来说吧。要想使通道的宽度足够,那这个别墅就应该是一个通透的联排别墅——每个房间都能一目了然,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轻松穿越各个空间。这样的设计是不是就够了?未必如此。 因为人是有惯性思维的。当人们习惯了打开一道门就能看见另一道门后,他们就不太愿意来回走动了,因为他们害怕反复开门会浪费时间。于是,他们就宁愿多跑几趟路也不愿意改变已形成的习惯。除了通透性良好的房子外,我们还需要有如下两个条件才能确保室内动线的舒适有效:
1.各房间的门不宜过多;否则,一屋子的人,你一句我一句,互相干扰,反而达不到沟通的效果。 2.各房间的大小搭配要得当。若其中一个房间过大,其余几个房间太小的话,人们就会因为要频繁穿过大的房间而不得不经常开启门扉,这样也会造成浪费。 所以,一个合适的别墅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各个房间既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至少能关上门)又有必要的贯通性,以便于人们自由穿梭其中。
2.各个房间的面积大小相配,且内部功能清晰(例如:客厅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就不要把它弄成私密空间;厨房是用来做饭的,就不要把它布置成开敞空间……)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别墅,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动静皆宜”的高品质住宅。